追三球是顽强丢四球是问题,滕哈赫和曼联的十面埋伏还未结束

2023-09-21
开局表现不力之后,曼联的问题开始被媒体积极刺探。 更衣室内爆发争吵,相互指责表现不佳,滕哈赫所在的经纪公司深度参与曼联转会等新闻开始成为媒体的头条,也成为了外界热衷于讨论的热门话题。 舆论环境的恶化不只是输球所导致的,但一场赢球可以解决绝大部分舆论环境恶化的问题,所以想要走出这种困境,开始赢球,哪怕只是一场表现稳定的90分钟,都会让俱乐部上下的压力多少减轻一点。 然而,接下来的这场比赛是对阵拜仁的欧冠小组赛。 于是在这种赛程压力下,滕哈赫还是决定做出改变。 输给布莱顿的赛后,滕哈赫表示新体系起到了效果,球队必须要坚持下去,但在对阵拜仁的这场比赛,右路进攻手出场,意味着曼联回到了4231的原有体系上。 这一点倒是不难理解,季前赛期间从未打过菱形442,球员势必需要时间和比赛才能熟悉防守职责和传跑路线,但在这样一场需要表现出色的比赛,或许还是回到4231才能让球员不被需要牢记的战术要点所累。 而且在开局阶段,客场作战的曼联的逼抢强度不算高,在中线前会逐渐拉高强度: 在这种稍微谨慎的态度下,比赛第4分钟,曼联从左肋夺回球权,进入禁区,创造了上半场最好的一次射门机会: 这次进攻,包括此后的左路配合: 让曼联再次进入到了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里,于是肾上腺素上脑,逐渐忘记比赛计划,逼抢线逐渐提高: 在那段时间,帮助曼联的就已经是拜仁的失误了: 你不可能指望拜仁这种豪门在主场90分钟遍布失误,所以这个时候就到了曼联需要警醒的时刻,更何况客场作战的曼联其实才是更容易出现失误的一方: 所以就像上一场比赛滕哈赫所理解的剧本一样,20分钟后,拜仁的进攻开始上线: 终于在第27分钟,凯恩在利桑德罗-马丁内斯输出的压力下稳定做球,奥纳纳的手型问题让萨内的远射变成了进球: 此球一进,队长开始着急。 无球时,布鲁诺开始要求右路的队友压上: 那时的他已经想不到,一旦逼抢不成,曼联能承受结果吗?毕竟在第32分钟,穆西亚拉就在卡塞米罗身侧带出威胁,帮助格纳布里打进了第二球: 于是落后局面继续扩大,队长用一脚远射发泄了自己的情绪: 从场面上来看,曼联似乎又经历了一场和对阵布莱顿时类似的上半场: 前半段表现还可以,但随着时间推移、体能下降、比分变化,后场的防守问题逐渐暴露,导致球队落入了被动的局面。 但是,这场比赛其实并非如此。 当你的中锋现在是战术角色,真正的核心在前20分钟里频频被人下球: 只有这一次突破莱默尔的表现时 很难说你的前20分钟表现有多么出色。 曼联的确是率先打出威胁的一方,但回看开局的这次进攻: 就会发现,这本质上还是一次通过高位逼抢,通过拉高节奏,抢出来的好机会。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抓住这种机会,但对于曼联来说,最差的结果就是没能抓住这次机会,因为一旦这种通过大幅支出全队体能而换来的机会没能抓住,中场的老将们,后场的特型后卫,优缺点明显的门将,都会共同成为防守结构上的问题,从而在每个45分钟的后半段让曼联付出代价。 但是在足球比赛中,没能抓住机会是很普遍的事情,即便是历史上最好的那些球队,也不是每射必中,关键在于这次机会错失之后,下次机会到来之前,球队的处境不会发生变化,曼联却做不到。 这才是曼联现在的真实问题。 下半场比赛开局,已经两球落后的曼联自然选择了抢开局,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幸运的是,曼联的确扳回了一球: 而不幸的是,曼联很快就因为禁区内手球,丢掉了第三球: 确实,丢点球是没办法,禁区内手球是运气差,但在这些不可控的因素之外,让我们看一些本该可控的因素,比如拜仁制造手球的这次定位球是怎么来的: 这本是曼联的一次通过逼抢夺回球权的进攻,但埃里克森被断球,而且他被断球之前,雷吉隆大幅前插提供接应点: 这直接导致拜仁在夺回球权的时候,利桑德罗-马丁内斯陷入了一防二,凯恩在身前,萨内在身侧: 当埃里克森被断球之前,有没有队友提醒埃里克森身后来人,这是我们这些在屏幕面前的球迷无法得知的,但结果就是拜仁一路反击,制造了定位球: 所以埃里克森是这一丢球的源头,可是如此追责,这一切就回到了比赛开始前。 上一场比赛,滕哈赫用舍弃右路进攻手,派上麦克托米奈,摆出菱形442的方式加固中场,但球员在全新的防守职责中迷失自我。 这一场比赛,滕哈赫重新摆出右路进攻手,舍弃麦克托米奈,回到4231的框架里,结果自然是埃里克森打后腰,因为除了他俩,曼联现在没有别的选择。 上赛季我们就提到过,埃里克森打后腰只能出现虐菜的低强度比赛里,滕哈赫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对阵曼城等强敌时,滕哈赫通常会选择四中场的思路。 然而现在的曼联,能用的只有四个中场。 上一场四中场全上,结果不佳,这一场选择削去一个中场,卡塞米罗和布鲁诺占掉两个位置,用埃里克森,就要承受防守漏风的后果: 让穆西亚拉打出赛季开始后最有战术作用的表现,通过他的横向带球,拜仁就能串联起强弱两侧,这是曼联的悲哀。 然而如果赛前选择用麦克托米奈,就可能出现球上不去的结果。 所以无论怎么选,四中场或三中场,埃里克森或麦克托米奈,都有风险,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球员质量不如对手的同时,手上还没有更多的牌来打中场车轮战,除了他很难下定决心的防守反击策略之外,滕哈赫在他的思路里确实也没有太多的好方法。 这种纠结,其实也出现在前场。 70分钟区间,滕哈赫换上加纳乔、马夏尔这些替补进攻手,两人发挥非常出色,尤其是马夏尔,打出了开季以来最有效果的一场比赛: 在他们的帮助下,曼联一度迫近比分: 尽管拜仁的替补球员也在这种互捅模式里发挥作用,为球队保住胜利: 但对于曼联来说,滕哈赫又真的能在下一场决定首发前,凭借这一场的表现让马夏尔和加纳乔获得更多时间吗? 一旦表现不佳,受影响的又会是整支球队,毕竟两人在赛季初的一般表现,可是刚刚过去不久。 所以对于短期内曼联来说,幸福的烦恼从来没有,艰难的决定却是一个接一个。 最终,凭借卡塞米罗的两粒进球,比分定格在了4-3上: 拜仁当然可以感到高兴,毕竟获得了关键的3分,但能丢掉三球,也说明了球队的防守出现了相当的混乱。 或许曼联也可以感到一些欣慰,毕竟在客场的逆风局面下表现至少还算顽强,但接连的丢球让奇迹只会渐行渐远。 两支球队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是大家在这场比赛后能获得的共识。 但再怎么说,赢和输是本质上的区别,所以曼联的压力还在继续。 对于滕哈赫来说,他短期内的希望就寄托在阿姆拉巴特的身上,如果摩洛哥人可供使用之后,滕哈赫立刻摆出他和卡塞米罗的双后腰,然后在不同的比赛里选择四中场或三前锋,说明他在自己的思路里还能看出问题何在。 可是,阿姆拉巴特是一场比赛还未打的英超新援,将整支球队走出泥潭的重任都压在他的肩上,依然是一个风险极大的决定,所以相较于此,最大限度的中前场车轮战,首发干活、替补玩命,五个换人名额全部拉满、用尽,最大限度维持中前场的活力,才是等待他心目中最好11人回归的当下正着。 这意味着,曼联还需要在钢丝上艰难前行。